深夜:冬日烦躁和科技新闻浮夸宣传的矛盾性分析博亚体育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08-26
 博亚体育近来天干物燥,感冒初好,合肥颓废的天气却始终闷着人,好久没有出去散心火气格外的大,原本计划的周末出行也被考试打断,眼看就要圣诞了又是邪性的继承了一个人过得光荣传统。  于是就有点烦躁,于是就在蛋蛋姐的回答下莫名其妙的跟人撕了一场。追着我撕跳来跳去的那哥们让人恼怒自不必说,那哥们说你行你上啊,还说我怎么怂了,事实上我在删了评论就是默默的在GitHub上开坑开始我行我就上了。打算在考试间歇

  博亚体育近来天干物燥,感冒初好,合肥颓废的天气却始终闷着人,好久没有出去散心火气格外的大,原本计划的周末出行也被考试打断,眼看就要圣诞了又是邪性的继承了一个人过得光荣传统。

  于是就有点烦躁,于是就在蛋蛋姐的回答下莫名其妙的跟人撕了一场。追着我撕跳来跳去的那哥们让人恼怒自不必说,那哥们说你行你上啊,还说我怎么怂了,事实上我在删了评论就是默默的在GitHub上开坑开始我行我就上了。打算在考试间歇真的有本事我写一份然后摔喷子一脸来泄泄在合肥窝着等考试的沉郁之气。又想起来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想起来当时看musk发过一条新闻,憋了很多话想说,本来打算用于知乎打脸写完再发写的一堆话,可是晚上又瞪着两眼没睡着。眼看天亮要去上课,知乎上把自我介绍改来改去改了好几遍希望哪个慧(yan)眼(jing)识(jin)珠(shi)的好姑娘能够认识我(说眼睛近视也没错,我蛮喜欢眼镜娘的)。不得不又感叹一句人生寂寞如雪。连之前被大家一起嘲讽的永远at 不到的高文良高老师都找到了女朋友开始秀恩爱了。难怪我这几天火气这么大,为了和别人的口舌之争居然在周末两门考试的情况下开了新程序坑。一方面痛并思痛,多大人了还这么沉不住气,看到不顺眼的东西就要跟别人争,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里了。一边开始认真思考,为什么我找不到女朋友,为什么我这么讨厌“搞个大新闻的科技新闻”,这是不是因为我找不到女朋友才最近火气这么大跟人撕逼导致形象下跌于是更找不到女朋友呢?经过整整一夜的思考,我觉得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见识得到了提升!原来找不到女朋友跟这些没有关系,纯粹是因为一天的时间比较多,温柔耐心的少,把姑娘气死。同时还有一些附带的结论,写在这里,省得脑子里总是憋得这么多想法难受。

  另外,为什么我这么喜欢说一堆不相干的,因为我每天脑子里闪过的莫名其妙风火入林成林则徐,羊马精神过去来兮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地虎会掉尾巴的以上都是什么些鬼的东西太多了,不找个人说说吐槽一下脑子真的会炸掉。就像我如果趴三天不怎么跟人发短信自己看小说写程序就会容易引发在网上跟人撕一样。没有女票只好靠社交网络来分散了。

  大家都喜欢英雄和传奇,喜欢出身于毫厘的关羽拎着大刀三进三出打退千军万马,喜欢常山赵子龙飞奔千骑救主,喜欢他们心里的平民英雄比如Elon musk赤手空拳把国家体制打得落花流水。可生活毕竟不是传奇,新闻报道也不是小说。实事求是的说,这是一个缺乏英雄的时代,那些真正的人赢,比如大疆背后的李泽湘李教授,(介绍请参看硕哥的专栏)比如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大牛probalitics robotic的作者,同时也是Google自动驾驶汽车的领导,Sebastian Thrun 一方面不为人知,一方面或居于Google 这种大型企业之中,或者长袖善舞于政府之间。看起来一点也不酷,一点也不像那些在电影车库里面用电烙铁焊几下就可以造出核反应堆的酷小伙,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推翻体制的英雄不仅毫无瓜葛,反而差不多从来都是英雄故事的反派了。那些电影里面常出现邪恶的一手遮天的资本家和学术官僚,讽刺的是,技术进步都是在这些反派的带领下,有年轻人的创意拖拽向前的。

  我很不喜欢这种在科研或者技术上英雄单挑天下的剧情,因为故事永远是故事,而真正改变了这个世界的确实是一些并不是那么特立独行或者一个人操翻整个世界的人。这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时代。那些螺丝钉们,他们或者像我一样为找女朋友绞尽脑汁,或者为毕业论文捶胸顿足,或许为了考试托福痛不欲生,他们有的家产过亿却为了工厂睡不着觉,他们有的是光鲜的吓人的标准好学生,从GPA到英语都亮瞎你的眼。他们有的一点都不酷,有的一点也不反叛,他们穿着拖鞋打着代码,攀岩睡在山崖上和科研谁在实验室里,他们加着班读着论文,他们有的是三线院校来自大山的孩子,有的是大城市中产的子弟。他们的锤子敲敲打打,敲出了中国的大飞机,打出了中国的高铁。他们不是马斯克,在社交网络声称自己设计出了一种数十年前早已提出概念的高铁就获得一片追捧,他们不是乔布斯,把公司的产品卖出了好价钱就改变了世界。

  他们有时候很土,穿着粗布军装在大山里一窝就是几十年,靠着手摇计算机摇出了中国的第一颗弹道导弹,第一颗核弹。甚至在文化作品中,他们永远是被劫持的怂包科学,在游戏中主角枪下四处奔逃的白大褂。有的又很帅,让你觉得你这家伙跑来跟我们小丝抢什么饭碗!

  但是没有他们,没有从nasa捡出来的工程师,钢铁侠两百年也造不出来火箭,没有几千人的码农,马云长得再丑也过不了双十一,至于那些所谓的独行侠黑客们,使用的开源软件也好,使用的工具包也罢,都是这些从不生活在聚光灯下的工程师们的杰作。我这么说并不是想给谁申冤,因为本来大家就不care这类事情,也烦莫名其妙被一堆人追着发邮件问莫名其妙的问题,但是现在这种对于孤胆英雄的追寻在妄顾工业化社会前提的条件下误导着很多人。

  有时候人们喜欢传奇是好事情,可是过去我们喊着像雷锋学习,拿起红宝书跳起忠字舞很酷,或者一定要穷困潦倒的去解1+1=2,一定要向科学院写信告诉他们解决了世界难题。现在我们唾弃这些老土的红色记忆。我们开始大肆宣扬美国少年制造出了改变世界的核反应堆,对,这听起来很酷,我们宣扬牛逼哄哄的美国发明家发明了全自动的无人机,打败了大公司的邪恶统治,我们喜欢五个人的创业团队把某个领域视若无物的新闻,我们喜欢一个小朋友干翻整个Google的消息。我们期待洛克西德马丁语焉不详的新闻就能改变核聚变界。

  可能这是好事情,拜智能手机所赐,大家真的开始关注科技了,可是这又不是好事情,新闻媒体上充斥着打到某某权威,无师自通改变世界,将效果优化到以前数十倍的效果博亚体育,这不是互联网带来的产业新革命,这是六十年代的。

  可是这真的是好事情吗?舆论不断的向抖机灵改变世界的方向前进,社会和资本的浮躁让人是有些厌烦的。你说,过去五十年前我们搞了次,到底饿死多少人谁都不知道,怎么现在又开始流行放卫星了?当然有所不同,我们放的是洋卫星,我至今仍记得马斯克嘴炮说设计出来真空中运行的高速火车(我幼时在蓝猫淘气三千问中就看到过这个发明)的新闻底下的评论一溜是,马斯克就是厉害,成本这么低,速度这么快,反观我国高铁,垃圾的要死。我到现在还无法理解,怎么踏踏实实从东北的寒风,西北的黄沙,到梅雨的南方和沿海的慵懒的阳光下修了几万公里,跑遍大好河山的中国铁路,四通八达快捷稳定的高铁居然不如“外国人”在社交网络上一点无心的宣传?

  我不喜欢,因为害死了太多的人,而这些人死在的全是莫名其妙浮夸的宣传中,我同样也不喜欢现在的某些众筹的氛围,因为他们在浮夸中不断的把水搅浑,消磨着人们对于新技术的期待。

  我是受够了想搞一个大新闻的科技新闻,所有的类似新闻我都信个三成不得了。其实也很简单,如果是陌生领域,查一查论文便知。

  我不得不指出一个非常非常悲伤的事实,这个世界上的聪明大脑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如果你哪天发现了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某个大神一个人搞出什么黑科技而且居然可以运用于实际生活(这个前提非常重要),有以下几种可能性,第一,这个东西在十年前就有论文发表了。第二,这个领域存在足够成熟的工具链。第三,这是一个然并卵的东西。当然有极小极小的可能性存在,这确实是一个天才,但是在科研已经日渐工业流水线化的现在,用一个人的大脑对抗整个人类的智商?我们还是聊聊人生吧。

  书读的越多,越感觉到理想主义的无力和英雄主义的破碎…以至于小时候膜拜不已的莱特兄弟相对于其他人,不过恰好快了一步而已…而飞行器真正依赖的流体力学在那个时代已经足够完成飞行器的所有设计和制造。

  无奈的发现,语文课本上的发明家像是童话般的被打破…科学本身自爱因斯坦以后也褪下了英雄主义的魔幻色彩…更别说工程学了。

  如果在瓦特的年代想到设计PD控制器完成对蒸汽机的改良是英雄--因为瓦特根本不懂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当然还有自动控制,在莱特兄弟时代尚能靠自己的手工作坊和定做的发动机制造飞行器--而现在这个年代呢,除了写写社交网站(对我是在黑FB)或者以偏执症指导几千人的产品生产(iPhone是多少优秀工程师的结晶)要么就干脆是“情怀”了。科技的英雄主义成了设计而非发明,所有的真正的突破都是上千人,上百万人的共同结果。

  比如我们随手抓几个例子吧,tesla的牛逼闪闪的电动车,电动机的制造难度我不懂,但是远低于油动发动机,电池使用18650,至于那块LCD和炫酷的UI-两块Nvidia的Jetson TK1进行保证。这个板子我实验室也扔着两块。在这上面做好看的UI真不是什么事儿,当然Tesla牛逼的地方很多,整合,市场,电池管理--但这和被誉为钢铁侠的Elon Musk的个人技术水平没有太大关系。至于XSpace,使用nasa的技术,也是冷战的结晶了。

  再有,类似的例子很多,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这个东西从上世界就有很多的版本--各式各样的飞行汽车单人飞行器--各式各样的可穿戴设备。

  这些东西不是不牛逼,相对于十八九世纪都是跨时代产物。但是,炫目的英雄确确实实是不存在了。

  就像金庸的小说,上古的大侠至于今日在不断的退化,上古的科学家至于今日也不断退化。如今,这个无聊的时代下,个人英雄主义还能干点什么呢?除了写写网站写写app,在地下室里制造一台量子计算机?还是在车库里制造一个核反应堆?(当然理论物理学的推动还是要靠英雄的……不过验证嘛,你看LHC发现Higgs的时候论文有多少坐在就知道了)。就算牛逼如linus…也只贡献了百分之几的代码。

  没有独行的英雄,没有藏匿于街头巷尾的科学怪才,很多人都要争抢着去做无聊的leader。

  另一方面媒体总是兴奋于中国的农民制造飞机和国外的中学生制造核反应堆之类的无聊“创新”新闻。须知这个时代真正的创新真是少得可怜。所有的进步都是在资本压榨下的顺理成章。实现了多少年多少年之前的预言。比如摩尔定律,翻一倍对于资本家和消费者来说不过是一个数字,却有多少科学血泪在其中。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今年nobel物理奖,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被一家公司压榨了半生的故事。这个故事确实让人感动--高度资本化下的社会还是有英雄的。

  可在看星际穿越的时候我明白,逼停无人机的男主角如果真是存在类似的能力,不过是用了某个开源工具包而已。

  更悲哀的是不仅仅是个人的英雄主义,人类的英雄主义也在迅速褪色。尤其是饭饱思淫欲,冷战之后的年轻人也好大佬也罢,似乎都满足于睡大胸妹,吃大龙虾,所谓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无聊追求了。越来越多的人跑去金融,统计之类我永远搞不懂在搞毛线的专业,剩下一部分跑去分析数据写ui-他们管这个叫data science,再也很难找到像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那样伟大的人类创举了,人们着眼于这个小小的小星球,做一些小小的无聊的人。把科技等价于卖手机和造路由器,把星际探索变成了劳民伤财。甚至有组织的去反对科学进步。